華龍網12月5日17時50分訊(記者 任思聰)山歌、養殖、粘貼畫……這些都是農村學生的課堂。今天,重慶農村小學“卓越課堂”研討暨江津區“三空間活力課堂”展示交流會在江津舉行,來自我市各區縣小學的老師們觀摩了孩子們的課程。記者從現場瞭解到,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校將實踐培養融入課堂,不僅重知識,還註重拓展孩子視野,培養綜合能力。
  農村小學音樂課變成了“音樂會”
  “同學們,你們唱得真棒!”“乾脆咱們舉行一場青蛙音樂會怎麼樣”“唱與表演要結合起來哦!”今天上午,江津李市小學三樓音樂教室,胡麗萍老師和同學們開了一場“校園音樂會”。
  這堂課,同學們要學唱山歌《蛤蟈兒歌》。這首含有不少當地方言的歌曲,同學們能輕易學會嗎面對大家的擔心,胡老師先給孩子們播放了山歌演唱視頻,調動起孩子們的興趣後,又和大家開“音樂會”,帶著孩子們又唱又跳,將表演融入音樂課堂。
  記者瞭解到,學校不僅將山歌融入音樂課,還開發了旱碼頭山歌校本教材,並作為大課間活動。針對這堂課,市教科院專家表示,同學們不僅感受到學音樂、表現音樂的樂趣,還通過學生互評、老師肯定等方式,逐漸培養起自信心,發揮學習主動性,對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都有促進作用。
  機器人、泥塑、模型 課程輔助活動豐富多彩
  事實上,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歇始註重實踐課程。在今天的卓越課堂研討會上,圍繞“校本課程”、“學習能力”、“課程輔助活動”、“學習共同體”等,與會專家與老師們進行了研討。
  除了李市學校的音樂課外,今天下午,四牌坊小學也進行了課程輔助活動。該校採用校級、年級分層次設置課程輔助活動,全校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,人人自主選課走班上課。
  校級組的課程輔助活動分為藝術、科技、體育、英語四類活動。具體來說,有兒童畫、手工、泥塑、板報、書法、演講、機器人、DV攝影、模型、植物園、生活技能等內容,年級組的課程輔助活動有棋類、群文閱讀、趣味數學、針線、禮儀、書法、名片賞析等。
  除此之外,學校還開展了“加入一個小分隊,服務他人一加一活動”,培養學生的好習慣,孩子們自主成立了“亮地板”小分隊、文明勸導小分隊等多個分隊,走進社區和大自然,拓展孩子們的眼界,增強實踐能力。
  素質教育繼續推進 綜合素質評價將成著力點
  究竟該如何推進素質教育目前,江津區以“三空間活力課程”為突破口,包括教室小課堂、校園中課堂、社會大課堂,走特色教育之路。
  記者從活動現場瞭解到,為了提升孩子們的綜合能力,我市也出台了“‘1+5’行動計劃”,以實踐大課堂為主,通過科技、閱讀、演講、書法等進行減負提質。今後將以立德樹人為宗旨,改進教育管理方式,推進卓越課改。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,中考也會改革,今後綜合素質評價將是重要的著力點。
  (微博報料方式:網友可登錄騰訊微博、新浪微博或華龍微博“@華龍網原創新聞”提供新聞線索)  (原標題:“校園音樂會”唱響山歌 農村小學課程設計有啥變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g82vgwls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